科研成果Results


课题组博士生崔耀宗在Chemosphere上发表成果揭示南海和西太平洋不同粒级微塑料的来源及传输机制
发布日期:2022-4-2      浏览次数:1724

        边缘海域的微塑料传输是影响其在开阔海域最终归趋的关键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采集了南海和西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样品,以调查微塑料的分布、运输及潜在的来源。一般来说,南海北部、南海西部及西太平洋的微塑料污染水平范围分别为187-1816、146-1563和34.2-622 particles/m3(平均为797 ± 512、744 ± 330和201 ± 134 particles/m3)。基于粒径丰度分布,100–200 μm的值最高(390 ± 288 particles/m3),其次是200–500 μm(131 ± 155 particles/m3)和500–1000 μm(29.7 ± 39.2 particles/m3),最低为1000-5000 μm(13.6 ± 14.2 particles/m3)。颗粒、黄色和粒径< 1000 μm是它们中最为普遍的特征。微塑料的主要聚合物类型是聚酯纤维、人造丝及尼龙。在南海和西太平洋中观察到微塑料丰度占比与粒径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此外,南海北部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来自珠江。表层洋流及垂直混合过程可能是影响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微塑料传输的两种不同机制。未来与测量其粒径分布数据的比较,可使我们能够解释海洋环境中尺寸选择性的微塑料传输,并可能为微塑料的寿命提供指导依据。

图1. 南海及西太平洋表层水体中不同粒级微塑料分布:(a) total, (b) 100-200 μm, (c) 200–500 μm, (d) 500–1000 μm, and (e) 1000–5000 μm

2. 南海和西太平洋中微塑料的粒径份额规律(注:符合95%置信区间)

        2019级博士生崔耀宗为该研究第一作者,蔡明刚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2021届博士毕业生刘萌阳博士(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2019届硕士毕业生丁勇成、2021届硕士毕业生伍仟仟、黄鹏博士(目前在广东海洋大学工作)、柯宏伟助理教授、2018级博士生郑豪文、2021届硕士毕业生骆柏均、王春卉工程师,V.O. Chidambaram College的S. Selvam助理教授和V. Stephen Pitchaimani以及闽南师范大学刘凤娇副教授。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05207、41776088、M-0308和4204205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J01412103)及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19Y4010)资助。亦获得中科院海洋所(科学轮)及中科院南海所实验3的航次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2.134456

      Yaozong Cui, Mengyang Liu, S. Selvam, Yongcheng Ding, Qianqian Wu, V. Stephen Pitchaimani, Peng Huang, Hongwei Ke, Haowen Zheng, Fengjiao Liu, Bojun Luo, Chunhui Wang, Minggang Cai*, 2022. Microplastics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Different size classes reflecting various sources and transport. Chemosphere, 299, 13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