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Interests

1.     海洋污染化学研究

   重点开展开阔大洋、极地及边缘海的持久性有毒物质的长距离输送及基于同位素技术的污染物在重要界面的传输机制研究。重点关注的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PCDD/Fs)、多溴联苯醚(PBDEs)等多种持久性有毒污染物质(PTS)和重金属物质(CuPbZnCdCr等)。调查研究海域包括厦门湾、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北部湾、白令海及楚克奇海域以及南极长城站等相关海域。已建立起基于海洋痕量及超痕量PTS的前处理和分析技术平台,重金属前处理及分析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Deep Sea Research II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Environmental PollutionChemosphere 等期刊上发表。

关键词:PAHsOCPsPCBs二恶英重金属

 

 

2. 海洋学过程的CFCsSF6示踪研究

   重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海水中CFCs/SF6采样、吹扫捕集分析及校正流程,并用于海洋考察,实现船载CFCsSF6的常规化采样及快速分析。重点在普里兹湾及其以北南大洋海域海洋学过程的CFCsSF6示踪研究,以期获得如下成果:获得研究海域CFCsSF6的平面和断面分布特征;计算其融化速率和冰融水在各水团中所占份额,进而尝试估算南极冰盖融化速率,揭示南极冰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估算各水团的年龄、运移、交换及其变化,探讨南大洋水团特征及其变异;开展普里兹湾底层水的形成速率、运移、是否存在南大洋底层水明确回答普里兹湾是否为南大洋底层水来源这一科学问题。

关键词:CFCsSF6

 

 

3. 海岸带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管理

   重点开展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以海域环境质量为目标,研究陆源污染物与海洋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近岸海域污染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措施。已合作完成2008年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泉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技术"。后期拟展开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相结合的海洋管理研究,并建立区域海域生态系统管理模型,通过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及海域使用管理论证等手段,更好地进行海岸带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管理,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与理论实践意义。

关键词:海岸带

 

 

4. 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重点开展雨生红球藻开发虾青素项目研究,以雨生红球藻应用开发和提高天然虾青素的产率与质量为出发点,先后完成雨生红球藻的营养方式、培养模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胁迫方式以及微藻来源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应用等研究,为雨生红球藻的规模化培养及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在室外基地先后开展大体积培养、观赏鱼着色等应用研究,获得了开展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中式研究结果。近年来广泛与企业就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发表各类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研究论文20余篇,在The Thirteenth 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Symposium and Exhibition、中国海洋与湖沼年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做各类报告10余次,论文成果先后2次获大会优秀奖。

关键词:红球藻虾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