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来访Invitation


台湾海洋大学郑学渊教授应邀来访
发布日期:2017-6-24      浏览次数:2617

2017613-24日,应蔡明刚老师邀请,郑学渊教授莅临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开展小学期教学工作和学术交流。郑学渊博士目前为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资源学院环境生物与渔业科学系教授,另兼任国际处国际合作组组长,同时是亦是台湾水产学会之秘书长;曾兼任台海大教务处学术服务组及注册课务组组长等行政工作。24日上午,郑学渊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不同盐度下毛蛏渗透压及血淋巴离子组成的研究”的学术报告,现场讨论气氛融洽。

河口地区因为受到潮汐、降雨以及河川注入淡水的缘故,使得盐度波动很大,生长在河口地区的生物必须调节渗透压的改变,来维持正常的生理运作。水生生物必须对环境的改变有快速调节、适应的能力,而盐度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相当大,多半生存在河口地区半淡咸水的环境中,活动能力不强甚至完全不移动,当环境盐度改变时,贝类必须调整体内的渗透压与离子浓度,以达到和外界环境间的平衡。毛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俗名又称缢蛏、泥蛏,是台湾海峡沿岸与日本特有的广温性贝类,可生活在水温3~39℃的环境下,生活在海水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滩途中,生长的调节盐度在4~28 psu(贝类养殖学,1980)。毛蛏的生活型态属于埋栖型,会利用足掘泥土穴居,潜伏在河口地区的软泥之中;毛蛏是滤食性动物,摄食浮游生物,在温暖、营养盐丰富的河口地区,毛蛏成长快速,一年可以收成一次。毛蛏经济价值大,是滩涂贝类养殖的重要种类。本实验选用毛蛏为实验对象,主要是因为毛蛏具有出入水管较明显且长的特点,适用于本研究中以接管方式所进行的实验方法。实验中利用点滴的方式观察,希望藉由点滴将不同盐度的海水输入进毛蛏的体内,观察盐度差异的环境下,由鳃调节渗透压与离子浓度的变化;另外,藉由接管的方式也可以收集到毛蛏的排水,可以测量排水中的渗透压与离子浓度是否与点滴中的数据相近,再抽取血淋巴作为左证,可更进一步推估毛蛏是否为渗透压顺应型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