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Results


CFCs团队关于北冰洋水体通风及太平洋入流的示踪研究成果被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接收
发布日期:2020-6-8      浏览次数:1157

近日,海洋学Top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接收了课题组CFCs团队题为Ventilation in the Arctic Ocean and the role of Pacific inflow deduced from transient tracer measurements的最新研究成果。
    快速融冰背景下,北冰洋的水体通风及传输过程变化是研究极区海洋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白令海作为北太平洋与北冰洋间的交汇枢纽,其表层海水可通过白令海峡进入西北冰洋进而影响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该过程的时间尺度信息在海洋学领域备受关注。极区环境复杂,科考条件艰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难度。课题组通过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采集的CFCsSF6水样,估算了西北冰洋和白令海海域的水体通风时间尺度及太平洋入流至加拿大海盆的传输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北冰洋中深层水体的通风强于白令海;2)白令海表层和加拿大海盆西南部太平洋水核心区(24.7<σθ<26.2)的平均年龄梯度是太平洋入流混合、入侵所造成,平均传输时间为14.6±4.6年;32000m深度上白令海的人为碳平均水柱储量(约25mol.m-2)低于北冰洋(约45mol.m-2)。此外,通过对比课题组邓恒祥博士此前的研究成果(Deng et al.,2018),可以发现近年来受海冰覆盖面积减少的影响,西北冰洋扇区的水体通风强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课题组博士生王炜珉为论文第一作者,蔡明刚教授和柯宏伟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CFCs团队主要依托瞬态示踪剂研究全球大洋及边缘海的通风、洋流等过程,进而探究其与区域海洋生地化循环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间的反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