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Results


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发表
发布日期:2021-12-19      浏览次数:1946

     海洋微塑料已成为全球性的新兴污染物,黄海和渤海作为连接亚洲与太平洋重要的陆架海区,在微塑料的传输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源汇”格局仍不清晰。2021年12月3日,蔡明刚教授课题组在《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发表题为“Fate, source and mass budget of sedimentary microplastics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的研究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黄渤海2019年春季共享航次(航次执行船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科学考察船),对黄渤海微塑料的来源、迁徙和归宿等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海和渤海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119 item kg-1和137 item kg-1,小粒径微塑料分布模式与细粒径沉积物分布模式相似,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陆源输入和运输机制;大粒径微塑料与叶绿素a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在近岸区域呈现高值,表明较大的微塑料受生物附着效应影响,倾向于更快的沉积。2)陆源输入和海源输入分别占黄渤海微塑料输入的77%和23%。3)黄渤海微塑料的总输入和输出量分别为3396.92 ton yr-1和3814.81 ton yr-1。渤海和黄海微塑料的主要输入途径分别是河流排放和大气沉降,主要输出途径都为埋藏。以上结果表明,黄渤海沉积物在阻止微塑料进一步运输到太平洋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注意进行当地的生态风险评估。

 

       

     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为2018级海洋化学专业本科生张铭雨同学及2020届博士毕业生林嫣博士(目前在厦门理工学院工作),通讯作者为蔡明刚教授。合作者包括宋希坤博士、2019级博士生崔耀宗、2021届硕士毕业生顾张杰、2018级本科生李一凡,挪威海洋科技研究中心Andy Booth高级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夏斌研究员以及闽南师范大学刘凤娇副教授,样品由宋希坤和顾张杰采集。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渤海共享航次、挪威研究理事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资助。

     近年来,厦门大学地学部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注重创新能力提升和学术视野拓展,每年通过校教务处资助百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科学研究。同时,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拔尖班”),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首批入选基地,在帮助本科生夯实基础知识,培育拔尖创新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提升海洋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已显现成效。本文第一作者张铭雨同学于2019年成为海洋与地球学院拔尖班的一员,同期在蔡明刚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

     蔡明刚教授团队(海洋有机化学课题组,MOC)自2016年开展海洋微塑料研究,在“流域-沿岸-近海-大洋”微塑料分布、来源识别、传输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区域包括我国沿海(Tang et al., 2018; Chen et al., 2020; Zhao et al., 2020; Li et al., 2021; Wu et al., 2021; Xia et al., 2021)、边缘海(Cai et al., 2018; Liu et al., 2021; Zhang et al., 2022)、开阔大洋(Liu et al., 2021)及北极地区。

    Zhang, M., Lin, Y., Booth, A.M., Song, X., Cui, Y., Xia, B., Gu, Z., Li, Y., Liu, F., Cai, M., 2021. Fate, source and mass budget of sedimentary microplastics i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18640.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1.118640

     来源链接:https://mel.xmu.edu.cn/info/1012/6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