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29日,“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本次大会将以“创新环境科学,低碳环保健康”(Innovat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ow-carbon Protecting Environment & Health)为主题,充分体现“创新、参与、合作、前瞻”的会议宗旨,围绕环境分析、界面过程、毒理健康,公共卫生、环境安全、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绿色低碳、环境政策等多个领域设置约50个以上分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大会和分会报告,举办多场前沿技术培训及主编见面会,邀请仪器及环保公司参展,组织论文报展、研究生论坛、主编见面会等学术活动。会议将推动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毒理学与健康、污染防治技术与对策等交叉领域的交流,加快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升我国环境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为国家目标服务的能力。
课题组蔡明刚教授在以“环境微纳塑料检测、行为、效应及污染管控”为主题的33分会场分享了主题为“关于沿岸-大洋微塑料传输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报告。报告对近年来微塑料传输的研究进行了相关归纳,主要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如思考一针对主题为“微塑料传输过程:近岸海域的核心问题”展开介绍:该部分汇总了河流微塑料排放通量,提出观测与模型的矛盾,实测结果无法支持模型排放量,从而提出模型方法需要从社会经济模型向“实测+模型“递进以及长时间序列观测积累的建议;思考二则针对主题为“边缘海、开阔大洋微塑料传输过程与预测”展开讨论:以南海-西太平洋、印度洋观测与影响因素数据为例,探讨了中国微塑料排放之全球分布数值模拟。
此外,一同参会的有课题组博士生崔耀宗、祁怀源、陈飘、游慧敏以及硕士生王利荣。其中,崔耀宗分享了主题为“Microplastics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Different size classes reflecting various sources and transport”的口头报告;祁怀源分享了主题为“深海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归趋与影响因素——以东印度洋为例”的口头报告;游慧敏分享了主题为“微塑料作为水中Cr(VI)的载体:老化性能与吸附行为的相关性》的口头报告;王利荣分享了主题为“南海永兴岛及其邻近岛屿表层海水、潮滩及地下水微塑料的来源分析”的口头报告。
2020级硕士生王利荣作报告
2021级博士生游慧敏作报告
2020级博士生祁怀源作报告
2019级博士生崔耀宗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