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课题组博士生郑豪文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发表成果——南中国海气相态多环芳烃:季风影响下的大气传输过程。该研究揭示了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地区生物质燃烧源对春季PAHs的重要影响;同时,为被动采样技术在季风期间PAHs的大规模监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背景
季风对多环芳烃(PAHs)在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输运影响,是反馈陆地沿岸和太平洋生态环境的重要过程。PAHs作为一类全球关注的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具有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而备受关注。南中国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具有典型季风特征的边缘海,其上空PAHs的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和来源解析观测研究有待进一步整体化、规模化。该研究依托被动采样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区分并量化了季风对南中国海大气PAHs跨境传输的关键作用,揭示了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地区生物质燃烧源对春季PAHs的重要影响,同时,为被动采样技术在季风期间PAHs的大规模监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过程及结果
厦门大学蔡明刚教授工作组于2017年春季(4月)、夏季(6月)、秋季(9月)和冬季(11月)先后4次在南中国海的中部、西部、永兴岛和永暑岛等区域进行了PAHs的低密度聚乙烯膜被动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南中国海气相态PAHs的浓度(Σ12PAH)范围为0.17~1.4 ng/m3,整体上均以3环物质为主。基于PAHs的理化性质,如环境持久性和迁移距离特征,结合特征比值、主成分、正定矩阵因子、气团后向轨迹和潜在源贡献因子等分析方法,解析了PAHs的来源和受季风影响下的跨境传输过程:陆地大气是南中国海低空PAHs的主要潜在来源,其中生物质、煤、石油等混合燃烧源超过90%;中南半岛和其他东南亚地区是生物质燃烧产生PAHs的主要贡献区域;然而,岛屿区域受到本地人为活动而产生的石油排放影响仍不可忽视。
研究团队及资助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郑豪文博士,通讯作者为课题组蔡明刚教授。本次研究依托的是NSFC共享航次(NORC2017-06和NORC2017-07)。依托的基金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U2005207,41576180);科技部国家基础资源调查项目(2018FY10010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412103)。该成果发表在Mar. Pollut. Bull. 191(2023), 114982。
论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23.114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