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课题组毕业生陈斌博士在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上发表成果——中国典型河口凡纳滨对虾微塑料危害评估:聚合物成分,风险评估和健康影响。该研究分析九龙江河口红树林中微塑料的污染程度及特征,评估微塑料对凡纳滨对虾种群的危害程度以及食用凡纳滨对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背景
微塑料(MPs)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来自最初制造塑料珠或降解废塑料的微小塑料碎片,可以通过各种间接或直接渠道渗透到渔业水道和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凡纳滨对虾生活在我国河口红树林,被认为接触到来自水产养殖和环境来源的大量MPs污染,造成巨大的生态风险。因此,该研究评估了MPs的污染程度,研究了MPs的性质及其对凡纳滨对虾构成的潜在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氯乙烯树脂(PVC)这5种不同聚合物中,测定了凡纳滨对虾中MPs的平均丰度为(0.46 ± 0.03) 个/g。PS、PE和PET以及PVC所占比例最大(73.85%),其中PET和PP在尺寸和形状上高度相关。小的 MPs(1-200 μm)呈不规则颗粒、碎片和薄膜状,大的 MPs(200-1000 μm)主要呈泡沫状。九龙江河口凡纳滨对虾 MPs 的危害风险等级达到 III 级,总体危害风险指数(H)为 593.66。在所有样品中,PVC 聚合物所占比例最低(5.52%),但 H 值却高达 582.42,占总危害风险指数的 98.11%,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因此,迫切需要继续开展研究和全面的 风险评估工作,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健康。
研究团队及资助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博士毕业生陈斌博士,通讯作者为蔡明刚教授,课题组博士毕业生Kazi Belayet HOSSAIN、王俊博士、课题组硕士生周扬、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生康荣烨为论文合作作者。该研究获得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3502Z20227322)、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20J02002)、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FJ2024BF047)、福建省金融研究项目(2024-48)共同资助。
论文来源:Chen, B., Hossain, K.B., Kang, R. et al. Assessment of microplastic hazards in Penaeus vannamei shrimp in a typical estuary of China: polymer composi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J. Ocean. Limnol. (2024).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00343-024-4013-0
文字作者:李烨
编辑/审核:史敬文
|